在检验检测实验室,试剂是探寻探案“舌尖安全”的工具,却也是藏着风险的“隐形炸弹”——硫酸溅手、苯蒸气呛肺、金属钠遇水炸,每类高危试剂的错误操作,都可能酿成伤害。下面把高频高危试剂按风险类型拆解,3分钟吃透操作要点+应急办法,帮你守住安全底线。
一、酸类:别让“稀释”变“炸锅”
浓硫酸稀释暴沸飞溅、盐酸/硝酸雾呛伤呼吸道、高氯酸遇有机物爆炸。
稀释硫酸必须“酸入水” ,边倒边搅拌(水倒酸会瞬间暴沸,像热油溅水);
挥发性酸全程在通风橱操作,戴防酸口罩+护目镜(普通口罩挡不住酸雾);
高氯酸远离滤纸、木屑等有机物,加热用防爆炉。
溅到皮肤/眼睛:先冲15分钟流动清水→用3%-5%小苏打水中和→冲净就医(眼睛别揉,翻眼睑冲)。
二、碱类:别让“渗透”伤深层
烧碱/氢氧化钾遇水放热灼伤、氨水熏得胸闷咽痛,碱液会渗皮肤角质层。
称固体碱用玻璃烧杯(别用塑料/滤纸,会腐蚀黏连);
氨水在通风橱倒,瓶口别对脸;
沾碱液别用热水洗(加速渗透),先冷水冲。
皮肤:冲15分钟冷水→涂3%硼酸溶液;眼睛:洗眼器冲15分钟→就医;吸氨水:到空气新鲜处深呼吸,缺氧就吸氧。
三、有机溶剂:易燃+致癌,双重坑要躲
试剂 | 核心风险 | 操作关键 | 灭火禁忌 |
苯 | 致癌、蒸气炸 | 通风橱+手套,远明火 | 忌水,用泡沫/干粉 |
乙醚 | 易生成爆炸过氧化物 | 用前试纸测(变蓝要除杂) | 忌水,用干砂 |
甲醛 | 呛黏膜、致癌 | 戴防毒口罩+护目镜 | 用抗溶性泡沫 |
二氯甲烷 | 麻醉中枢神经 | 别长时间闻 | 用二氧化碳/砂土 |
关键提醒:乙醚放1个月就可能有过氧化物,别直接加热,先测再用!
四、活泼金属/氢化物:遇水就炸,必须“断潮气”
金属钠遇空气自燃、遇水炸;氢化钠/硼氢化钠放氢放热;镁粉混空气会爆。
金属钠浸煤油存,取时吸干油,切割在油里(别暴露空气);
氢化钠称量时,台面上别有水,手别湿;
镁粉密封放,别跟高锰酸钾混放。
起火绝对不能用水/泡沫灭火器!用干砂、干氯化钠粉盖灭;皮肤沾氢化钠:冲15分钟清水→就医。
3个最易犯的错,别再踩
1.别图快把水倒硫酸;2.别戴普通手套碰酸碱(用丁腈防护手套);3.别觉得小灼伤不用管(碱会渗,酸会残)。
实验室里,精准检测重要,平安更重要——记牢这些,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人的期盼。收藏起来,下次用试剂前翻一翻,少一次风险,多一份安心。